郭守敬
1231-1316

元代杰出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水利专家,主持编订《授时历》,创制多种天文仪器

郭守敬画像

早年经历与学术启蒙

郭守敬(1231年-1316年),字若思,顺德邢台(今河北邢台)人,元代著名科学家。他自幼聪颖过人,受祖父郭荣影响,少年时便学习天文、历算和水利知识。

在刘秉忠、张文谦等学者的指导下,郭守敬系统学习了数学、天文和水利工程知识,为他日后的科学成就奠定了基础。

天文仪器创制

郭守敬创制了简仪、仰仪、高表等十余种天文仪器,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。其中简仪是对传统浑仪的革新,简化了结构,提高了观测效率。

他设计的高表高达40尺,配合景符使用,可以精确测量日影长度,为历法计算提供了准确数据。

主要天文仪器:

《授时历》的编订

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郭守敬与王恂等人共同编成《授时历》,这是中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之一。该历法确定一回归年为365.2425日,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早300年。

《授时历》采用弧矢割圆术处理黄道和赤道换算,创三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运动,在数学和天文学上都有重大创新。

《授时历》特点:

水利工程成就

郭守敬主持修浚了通惠河等多条运河,使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(今北京)。他设计的水利工程解决了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。

在宁夏等地,他修复了唐来、汉延等古渠,设计闸坝分水,灌溉农田万余顷,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。

主要水利工程:

郭守敬改进的漏刻 - 古代精密计时仪器